我读一本书的鬼样子

来描绘一下我现在读书的样子。首先我会按照如下顺序去阅读

  • 目录
  • 从前往后通读
  • 如果需要,我会做笔记,记录所有看起来重要的知识点
  • 整理并输出笔记

于是,我得到了这本书的缩减版,所谓的,把书读薄。

效果如何呢?我想是很大的,就拿《深入理解kafka》这本书来说,在读完的一个月之内,我对kafka的理解都算是不错的,并且今后对kafka的复习也有了较为快捷的资料,不必去看网上水平参差不齐、各种各样不痛不痒的文章,也不用重新去看一遍整本书,毕竟太长了。

但这样做的缺点很明显,那就是耗时,极度耗时。具体来讲,有这几个缺点

  • 耗时,速度极慢。通读,需要大量整块的时间,时间短了无法进入状态,太大块的时间又是很难能够抽出来的。
  • 读完之后整理笔记,更加耗时,且枯燥乏味,完全是凭借毅力在做这件事
  • 阅读过程中会失焦,就算你带着问题,其中还是会涉及到很多平时可能根本接触不到也用不到的知识,它们其实没啥用,还会分散你的注意力。

总体看下来,就是读书性价比不高。虽然效果很好,但是时间成本过高,对于还有很多重要知识需要学习的我来说,是不划算的。

就好比最近,我想读一读我们熟悉的那些技术的RFC,如WebSocket、HTTP1.1、HTTP2.0、MQTT、AMPQ等,但每一篇RFC都几乎可以等同于一本书,还是全英文的,我读英文资料的速度会比中文的慢一倍,如果还是照我上面的方法去读,客观理性角度来讲,不大现实。都不是效率高不高的问题了,已经到了无法完成的地步了。因为除此之外,我还想学习历史、哲学。最为重要的,我是一个程序员,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写代码。想想就可怕。

有所启发和感悟

按照我读书的节奏,不仅效率低、性价比不高,还容易使人产生焦虑。看似效率问题重要,其实焦虑更应该值得注意。现代人们最大的痛苦来源,莫过于焦虑。

今日读到一本书,说:”在读一本书时,只去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,然后尽可能去实践、改变。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,而且不会焦虑“。

这就是所谓的,借助感性去读书。

我非常赞同,于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对不同的书,做不同的阅读策略。

  • 对文学作品
    • 通读
    • 写读后感,非感性,不是一首小诗,不是些感慨的话。而是纯理性角度去讨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话题。
    • 如果我不知道它讲了啥,去看别的书评。然后想想再写
  • 对技术书籍
    • 搜索相关技术的面试笔试题(技术的关键点是纯客观的,面试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点)
    • 目录
    • 根据以下要义选择性粗读或精读相关章节
      • 这项技术是什么
      • 解决了什么问题
      • 面试题相关内容如何解决
    • 整理笔记:记录对准备的题目的答案即可

还有哪里可改进

上面给出的策略是拍脑袋想出来的,但其实会有更加科学的阅读方式可以参考。我想,我还需要去阅读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。

留言

2021-08-28

⬆︎TOP